6728 字
34 分钟
2024-R2|特别篇:季风帛书与永恒时差
2024-10-31
统计加载中...

栏目 “时光飞轮” 的第 篇正式文章。

当我们用文字固定流动的时光,那些曾以为被季风带走的,终将在字里行间获得永恒。


季风帛书与永恒时差#

我曾经有一位在剧本杀店当主持人的朋友。

我们关系很好,平时狼人杀或者车上缺人,我都会去帮忙。整个一月份,我几乎玩遍了店里所有欢乐本和推理本,但情感车上的不多。因为一直“坐牢”,所以只有一两次左右,玩的很少。

一月初的某天傍晚,那个主持人朋友连着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,说情感本《妖妖零》缺人,让我速去救场!那天晚上本来约了朋友吃饭,但他撂下句:“你不来绝对会后悔!“我架不住软磨硬泡,只好推掉饭局。

事实证明他说得对——如果我那天没去,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网站,也许我真的会后悔吧。

那天,我是齐也,爱机车的花店老板;她是瑶瑶,重病缠身的女警花。

我本身对情感本无感,我总觉得花钱去体验别人虚假的爱情这本身是一件很蠢的事。

剧本杀《幺幺零》


屋里比较闷热,灯光又很昏暗,我几乎睡着。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我至今记忆犹新,主持人拿了两把椅子,背靠背地放着,要我们坐上去拍照片。我迷迷糊糊站起身,第一次仔细端详她的脸。此人皮肤白皙,唇色淡粉、大眼,长发,透着一股未经雕琢的清新,看着年龄并不大。

就叫她 “小y” 吧。

那阵子,教我十几年钢琴的金花老师过世不久,她的钢琴培训班是她老公(老李老师)和儿子(小李老师)在经营,很是缺人手。于是我这个“首席大弟子”自告奋勇,去当起了金花钢琴学院的老师。这也是 小y ,以及一些和我关系亲近的朋友有时会叫我“于老师”的原因。

朋友圈截图


现在的小孩子相较于十年前我们这一批的学生,水平差了非常多。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认真,上课随意打闹,调戏老师;更重要的是他们对钢琴少了一种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。琴凳上永远沾着没擦干净的薯片渣,五线谱在他们嘴里变成跑调的口哨。我总想起金老师的琴房,连琴盖上的雕花都会在她坐下时自觉闭嘴。而现在的我,只能在琴键被敲出破音时,徒劳地怀念那些被琴声驯服的黄昏。

小y也会弹琴。虽算不得技艺高超,但节奏稳得像老式挂钟。每次她弹《花之舞》时,琴键上的光影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趴在琴凳上看金花老师练琴的黄昏。那个时候的生活真的是纯粹又美好,我时常幻想,如果时光能倒流回那些黄昏,我一定会坐在金花老师身旁,静静看她弹完一整首曲子。而小y的琴声,像是从时光深处飘来的回音,每个音符都落在记忆的琴弦上。我总在想,是不是金花老师在某个平行宇宙里,也在为这个热爱音符的女孩轻轻点头。

那段时间我们在一起玩了不少剧本杀,也算有共同爱好,所以几乎是天天都在微信聊天。她学习很好,在市里都能排得上名次,妥妥的学霸。共同爱好加上优异成绩,对我来说简直是致命吸引力。只是,小李和小韩给我的教训,使得我不敢轻举妄动,只敢在暗中观察了解。

我有个习惯,初见时的一顿饭总能为关系定下某种基调。或许于旁人而言,这行为有些难以理解,可于我,这是洞察内心的方式。餐桌之上,话语流转间,能透过微小的举动,洞察一个人的内在素养。或许一顿饭无法洞悉一个人的全貌,但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细节,总能成为了解一个人的线索。点餐时是否会考虑他人喜好,用餐时是否注意礼仪,交谈时是否尊重对方见解,这些细微之处拼凑出一个人教养的轮廓。

当时那段时间很喜欢和小y吃饭。第一张是有天中午我约了她吃饭(这顿饭好像是她请了客),之前无意间提过一嘴想吃饺子。结果刚到地方,她竟然真的提前点了一份六德龙的饺子,刚落座没多久就送来了。外卖小哥送到的时候,我还以为送错了呢,结果小y一把接过包裹,直直的递给我。当时有点小感动,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说,只觉得像是程序运行时突然遇到了意外的 bug。随口一说的东西真的被她记住了。

吃饭


还有一天,晚上小y突然问我:“你是不是喜欢我啊?(朋友之外的)”。当时在家跟老头他们打牌呢,看到这条微信的时候我人都傻了,我压根没想到她会问我,也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。我喊停牌局,把手机放在圆桌中间,一大家子人围着手机七嘴八舌地给我提意见。最后我扯了个借口说,你年纪小,我下不去手,哈哈。一方面,我害怕重蹈覆辙,再犯一次之前的错误,另一方面我感觉我的状态还不适合处对象,于是那天就不了了之了。我宁愿选择错过,也不想自己两次栽在同一个坑里。

三月份去了一趟海南,再到五月末出国转了一圈,期间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。

我原定计划七月二十二号左右回到国内,但在七月初的时候,剧本杀店老板偷偷告诉我,小y七月十四号有一车情感,叫《季风吹过橘色的海》,问我有没有想法。我当机立断,必须回!我退掉二十二号的票,直接改到十三号。最终也没让我失望,我十四号准时出现在了店里,也和小y拿到了cp本(谢谢孙姐)。这个本很甜,至今在我心里都是top.1。

吃饭 《季风吹过橘色的海》手账


店里有一个主持人,在这里叫他“小a”。当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:无论是什么本,即使在我没尚未回国时,只要是小y在的场次,必然就能看到他的身影。他既非车头,又不是主持人,仅仅以玩家身份登场。不管是这场《季风吹过橘色的海》情感,还是后面的各种欢乐、恐推本,这个小a基本上场场不落。作为男同胞,我深知这意味着什么,这让我的内心瞬间警铃大作,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。

二十三号那天,我们玩了一车《男宠》,不出意外地,小a也在。我看着她和小a有说有笑,心里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,原来嫉妒真的会让人使人面目全非,哈哈。小y我都看了半年多了,就等着一个契机呢,怎么能让你小子捷足先登,横刀夺爱??我绝对不能坐视不管,坐以待毙。

再者,他是个什么样的人,我心里也有数,我不放心小y和他在一起。所以,我绝不会允许他和小y走得很近,我会用我的方法做到。

小y那段时间很痴迷桌游,特别是狼人杀。

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人了,叫她“小高总”吧。她是小y的好朋友,也我的”小恩人”,对我提供了不少帮助,我无以为报。后面我会反复提及。

我和小y几乎天天都去玩狼人杀,小高总也会陪着小y去。我们三个属于“又菜又爱玩”的类型,也产出了许多类似:“我真的又拿到了预言家,你们相信我号码”的名场面。谁又能想到小y真的能连续拿到三把预言家呢。那会也真的焦虑,一方面是小y都要开学了,我还没有找到机会;另一方面,说到底我还是没有勇气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我竟然变成了一个畏手畏脚的人。

一直来到7月31日。

我已经连续陪小y玩了将近一个礼拜的狼人杀了,我都能靠晚上狼人交流时长猜出是谁带队了,我都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。最后我都放弃了,想着这回找不到机会,那就算了吧,我再等等。

七月三十一号,小y突然想去唱歌,于是我和小高总就陪着去了。只是半路上除了一点状况,我们仨去台球厅打球去了。我看出好像小y心不在焉,我说走吧,唱会歌我再送你回家。

去了818。我们一起合唱了很多,像《勇气》、《后来》、《遇见》、《多远都要在一起》… 那一句句歌词:人潮拥挤我能感觉你,放在我手心里,你的真心…这氛围也太暧昧了,哈哈。这本是个绝佳的机会,可惜我没把握住。一直到八点多钟回家了,心里还是犯嘀咕。哎,说了就好了,失败了拉倒。没办法,只好再等一等了。

小y和小高总是关系要好的朋友,也正好,那天小y借住在小高总家里。

晚上陪小y玩王者荣耀呢,打了两把,她突然没动静了。刚想发微信问问情况,突然给我弹了一个微信电话,我还没来得及接听,她就挂断了。我看到一条微信:你暗恋我啊?这一句话问得我冷汗直流,就像一个悍跳狼穿衣服被真预言家发了查杀。看来这是有“”人在背后指点啊。我支支吾吾,没敢正面回答这个问题,试图浑水摸鱼,蒙混过关。结果小y抓着我就是一顿穷追猛打,就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。我看这也许就是我最后的机会了,也绝对是瞒不住了,只好“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”。

没想到的是,她答应了。给了我三天的“试用期”。

缘分,让人摸不清,看不透。

什么是“三天试用期”?就是先谈三天,三天后再做定夺。

第二天从床上睡醒的第一件事翻看着昨天晚上和小y的聊天记录。这个困扰了我这么长时间的东西,就这么水到渠成了,总感觉有种轻飘飘的不真实感。

我早早规划好了一整天的行程。第一站本打算去密室逃脱的,但是她说想去夜幕剧本杀店看一看,问我好不好?那当然好了,都依她。中午请她和小高总去了晓荷塘。这是我最喜欢的火锅店了,只是平时都是一个人来,这次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。她就坐在我的正对面,我只是一味的闷头吃饭,竟然连头都不敢抬。也是的小高总提了一嘴,我们才拍了第一张照片。


珲春这座小城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去处,所以只要一有空,我和小y总喜欢往咖啡厅跑。每次点上一杯抹茶星冰乐和一杯芒果冷饮,然后就直挺挺地坐着,在喧嚣中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,哪怕不说话,也觉得满足又幸福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,斑驳陆离,像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氛围光。这样的时光,简单而纯粹,让人痴迷。

八月三号那天,小高总的妈妈带着她俩去ktv唱歌。有点想她,抱着侥幸心理,悄悄地跟了过去,在她们旁边开了一间包房。小y没事就找借口偷偷跑到我这里来,有种做贼的感觉,哈哈。前面两次都还好,没有被发现,一切正常,只是小y第三次进来的时候,后面竟然跟着小高总她妈妈。。。

看到她妈妈的那一瞬间,我心脏好像都停了一秒钟。小高总的妈妈特热情地邀请我去她们那里,我哪里敢去?只是这盛情难却啊。于是我就和小高总,大高总,小y坐到了一个包房。这位阿姨也是性情中人,还没等我坐稳呢,啤酒先给我起上了。

我不敢怠慢,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多和小y坐一会,只能和大高总对着喝。我承认当时轻敌了,我完全没想到这人竟然这么能喝。我那天晚上也没吃饭,直接就是给我灌蒙圈了。迷迷糊糊的,有点想牵小y的手,顾及大高总还坐在对面,又不敢表现得太亲密。脑子:就牵一下!理性残存:不行!这种感觉真是无敌了。那天直到我走为止,我和大高总两个人总共应该喝了四十多瓶,我最少也喝了十几个。最后还是小y看不下去了,拽着我就走,不然我真的的感觉还能喝。

那天唱了很多遍林俊杰的《愿与愁》。

漫天风雪我陪你颤抖,我们别回头。

回家的出租车上,窗外闪烁的路灯,看得我心里五味杂陈。后来才听小y说,那天我喝晕之后在车上抱着她的右臂偷偷掉眼泪儿,都到我家楼下了,我还不撒手,反反复复叮嘱她事情。真是丢大脸啊,也还好没直接躺地上,哈哈。

小y学习很好,在省排名靠前的重点高中(外市)上学,五号左右就要离开珲春了。

那天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抹眼泪,小y以为是我被大高总灌得委屈,实际上是我舍不得她。高中就是一个大染缸,即使是“高素质学生聚集地”,也难免会有几个败类。能够平稳渡过已是不易,坚守本心更是难上加难。我们在三号那天上午,在咖啡厅就她“离开珲春去外市上学后的关系处理问题”做过讨论,我认为先让她正常去上学,我再等等这个方案是最优解。我觉得没什么,倒是小y觉得这方案对我不公平,于是就被暂时搁置了。后来事实也证明,这个方案确实很难贯彻落实。

三天试用期结束了。过程出乎我意料地顺利,竟然一点小小的不愉快都未曾出现过。这在我身边所有的人际关系里,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。

她说想看我的日记都记了点什么,所以那几日我的日记本一直都在小y的手里,而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三日的日记就都由她来代写了。

八月三号那天日记的最后一句是:“你总说我值得,我也要说,我们小于老师值得很多很多花,值得很多很多爱!

看到这句话惊呆了。我无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感受。

日记


我原谅了过去的一切,因为我遇见了一个很好的人。

我喜欢和小y在公园散步。无它,只是漫无目的地走。这让我感到放松,感觉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能够得到缓解。有天我和小y在湖边散步,迎面碰上了初中负责我历史的韩老师,她惊叹于我竟找了一个如此优秀的人做女朋友。哈哈,我真的会向全世界炫耀我的优秀女友。

小y去外市上学了,那段时间总感觉心里空空的,做什么也提不起什么兴趣。我知道这一切是因为什么。咋办?那就过去呗。坐高铁时间对不上,那就坐客车来回。上午坐车过去,正好中午能和她吃顿饭,溜达一会,下午坐客车回珲春。虽然累点,我觉得这也挺好的。

车票


小y在外市,我就去找她;放假她一回来,我们就去玩剧本杀,玩玩狼人杀,吃吃饭。

其中我还是最喜欢和她在咖啡厅坐着。无忧无虑,身边就是喜欢的人,什么烦心事都没有,多好。其中小高总真的帮了我很多,小到如何挑选礼物,大到该怎么处理我和小y之间的关系等等。她常常说自己是我和小y爱情的保安,事实好像确实如此。谢谢这位不辞劳苦的忠诚保安。

这种美好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九月的最后一天。

九月三十号,我收到了她的“分手信”。

她说,错的时间遇到再对的人,也不是最终归宿。主要原因是她的父亲找她谈话了,并没有说的那么太直接,却是希望她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,而不是在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。看到这我就懂了,我知道这一切都完蛋了。如果是其他的一些理由,我无论如何都一定会挽留她。比如她说是因为我性格,或者处事方式之类的有问题,因为这在我眼里都是小事,我可以改。可唯独她在信里提到的原因。

我能懂她父亲的心情。省重点的录取通知书,是十几年的台灯与试卷堆砌成的山。而我,不过是山路上突然冒出的一朵小花 —— 甚至算不上花,只是株带刺的野草。毕竟在八月三号的咖啡厅里,我曾紧握着她的手承诺:“只要你提出的,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一切,我一定点头,我也尊重你的所有意见。”

我不想她难堪。一边是养育自己,望女成凤的父亲,一边是刚刚萌芽的感情,谁都知道该如何选择,这本就不该是一个需要被拿出来讨论的问题。如若她真的选择我,那只能证明我的眼光第三次出了问题。还好这种“假设”没有发生,她依旧是那个我欣赏的,闪闪发光的小y。

我大概是九月三十号晚上收拾行李的时候收到的这封信,当时正为第二天国庆假期回珲春做准备。看到那封“诀别书”的第一感觉不是什么难过或者痛苦,而是麻木。脑中一片空白,那一瞬间忘了自己在干什么,要干什么,像是突然触电一般。

国庆节重点高中也放假,十月一号那天,我和小 y 都在珲春。我就有了想请她吃最后一顿“散伙饭”的想法。不出意外地,她来了,还是和以前一样的阵容:我,小y,小高总。只是这次多了一个人,我把小夏也带上了。饭桌上,大家相顾无言,氛围压抑,她们而没吃饭,谁也没说话。

我那天心情糟糕透顶。晚上,我叫上小夏和其他几个朋友,去了818 KTV,想用歌声排解心中的忧愁。起初气氛还算轻松,大家都在正常地唱歌、聊天。直到我在卫生间的时候,外面的小夏唱了一首《年轮》,听到这首歌,我也真是有点绷不住了。

我九月份开学,在学校新建的校区上课,那地方甚至没通网,所以我就需要以一个诡异的姿势蹲在洗手间门口,因为这样就能有两格信号,就能和小y打一会微信的视频通话。小y那时候的视频通话铃声就是《年轮》。“数着一圈圈年轮,我认真,将心事都封存,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 … …”

我回到包间内,在那埋头掉眼泪呢,突然就感觉到有个人从侧面抱住了我。起初我还是以为是我一个哥们性情了呢(他也差不多刚失恋),结果我一听,这动静也不对啊??

我抬头一看,不知道小y怎么找到这里来了,在这抱着我呜呜哭。这一看不要紧,我也是彻底破防了。这下也顾不得丢不丢脸了,这两个人就是抱着哭啊,搞的别人都看不下去了。小夏还趁机拍了我的照片,这小子。

小y哭着说,什么也不管了,要和我复合,要重新制定计划。她从来都不喝酒的,那天破天荒喝了两瓶强爽,两个清爽,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就来了。人喝醉的时候说的话,本就不能作为凭证;更何况,从理性的角度来看,这么做完全会影响她今后的发展,因为我知道,我给她提供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帮助,反而会耽误了她。那种”明知不该却无法割舍”的矛盾心理,让我崩溃。

我让小夏送小高总和小y回去了,然后他送我回了家。那天也真没少喝,第二天起来依旧是晕晕乎乎的,同时我也在反复思考昨天晚上的事。我也动摇了,这是理性第一次被感性击败。下午小高总给我来电话了,说有点事想问我。我敏锐地感知到,这件事可能是她背后的人的意思,我把她约到了咖啡厅。不出所料,小高总正是代表小y前来询问我的意见,小y的意思是,只要我迈出一步,她就不管了。

我承认当时是我自私了。我真的放不下。

顺理成章地,我们又重新在一起了。十月五号,她回外市上学,我也回到吉林去。

我时常思考这“回调”的感情是否合理。当时一时没忍住,选择了复合,我这个冲动的决定究竟会给小y带来多大的影响?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。最终,我还是决定让她离开我。这其实很容易就能办到,只要有一件很小的事,或一个抽象的想法,让她真正下定决心,那就可以了。

十月三十一日,我们分开了。

这一切也都在向我预设的方向前进,她的生活应该也会逐渐回到正轨。现在我也相信了她写的那句:“错的时间遇到再对的人,也不是最终归宿”。

就像八月三号那天,唱的那首《愿与愁》:恋人从挥手 到牵手 到放手 到挥手就该足够。

回头看时,脚印早已被季风抹平。那些在珲春湖畔数过的路灯,咖啡杯底凝结的水雾,还有KTV包厢里消散的酒气,都化作永恒时差里闪烁的星子。我学会在每个岔路口默默鞠躬,感谢它们滋养过荒芜心田,却不再伸手试图缝补散落的月光。

暮色漫过咖啡厅的玻璃幕墙时,我又翻开了那本有点褪色的《季风吹过橘色的海》手账。扉页夹着的干枯玫瑰碎屑簌簌飘落,像被季风卷走的誓言。我用蓝色墨水写的”永恒时差”四个字洇在纸面,像我们始终错位的年轮。

某天老李老师发来钢琴教室漏水的视频。

雨帘中我仿佛看见那个抱着花束冲进雨幕的姑娘,校服口袋里永远装着润喉糖,说要给每个在季风里失声的人。而今我坐在承诺“尊重你的所有想法”的卡座,看着服务生端来两份芒果冰饮,恍惚间好像忽然听见隔壁桌女孩笑着说:“你暗恋我啊?”

行李箱滚过站台时,我听见年轮在轮毂里轻轻脆响。

有些告别是为让新生获得呼吸的空隙,就像候鸟掠过橘色海岸时,必须抖落沾染的盐粒。此刻列车正冲破九月的雨幕,而我口袋里装着未拆封的星冰乐吸管,准备在下个转角,与某个正在生长的春天撞个满怀。毕竟恋人最终的挥手,本就是教会彼此如何在时差里独自起舞。

列车呼啸而过,碾碎时光的褶皱。

我打开手机相册里那张背靠背的剪影,终于听懂《愿与愁》最后那句呢喃:当季风第八次校准帛书的经纬,所有错位的时差都成了通往永恒的捷径。

而我也明白,这个网站不是为了困住时光,而是让那些以为被季风带走的碎片,在文字里重新拼成完整的月亮 —— 哪怕它带着时差的裂痕,也是独一无二的永恒。


--End


照片墙#


最后更新时间: 2025-09-29   

「 记录 ,是为了让时光有迹可循 」


2024-R2|特别篇:季风帛书与永恒时差
https://www.moke323.com/posts/time7/
作者
Moke323
发布于
2024-10-31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

部分信息可能已经过时

封面
示例歌曲
示例艺术家
封面
示例歌曲
示例艺术家
0:00 / 0:00